解碼10億“天工計劃”:鴻蒙的AI征途,是從系統到生態的“升維”競爭
在華為全聯接大會上,天工計劃 鴻蒙生態正以“進擊”為名,解碼交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億鴻成績單,更揭示了其在AI時代的征途爭深層布局。
這不僅是從系一次簡單的版本迭代或功能展示,而是生態一場從“功能創新”到“場景化革命”的深刻宣言。鴻蒙的維競下一站,顯然不再滿足于設備的天工計劃“互聯”,而是解碼要構建一個設備能夠主動理解、規劃并為用戶服務的億鴻“智聯”世界。
從功能堆砌到場景革命:小藝任務空間重新定義AI體驗
當前,征途爭幾乎所有科技巨頭都在為自己的從系產品線“注入”AI,但多數仍停留在單點功能的生態優化上。鴻蒙的維競不同之處在于,它從誕生之初就將AI能力根植于系統底層,天工計劃致力于解決跨應用、跨設備的復雜場景難題。此次發布的“小藝任務空間”,便是這一理念的最佳詮釋。
它不再是一個簡單的語音助手,而更像一個全能的“項目總管”,能夠理解用戶的復雜意圖,并自主拆解、規劃、調度多個應用及原子化服務(Agents)來閉環完成任務。
以制作一份市場研究報告為例,傳統工作流需要用戶在瀏覽器、數據庫、文檔和PPT軟件之間反復橫跳,耗時數日。而在鴻蒙上,用戶只需對小藝下達指令,它便能在20分鐘內自主調用專業數據庫和公開信息,查閱超過5000個頁面內容,最終生成一份圖文并茂、分章節的萬字報告,甚至可以直接輸出PPT。這已經不是效率的提升,而是工作范式的顛覆。
這種“場景革命”同樣體現在生活領域。面對“國慶出去旅游”這樣模糊的需求,小藝能夠主動串聯起地圖、旅游、預訂、天氣等多個App,為用戶規劃出一份包含日程拆解、酒店門票預訂、餐飲推薦及路線規劃的完整方案,并以卡片形式生成日程提醒。從繁瑣的“人機交互”變成了輕松的“任務委托”,用戶從應用的“微操者”轉變為目標的“決策者”。
這種能力的背后,是鴻蒙AI原生與全場景互聯基因的深度融合。小藝大腦的進化,使其具備了強大的邏輯推理能力(左腦),能夠處理復雜的任務流。同時,它還在發展情感與創作的“右腦”能力。通過多設備協同的情緒感知,小藝能夠在你上車時歡快問候,在你運動時專業提醒,甚至在你情緒低落時給予共情。這種從“easy to use”到“happy to use”的體驗進階,正是鴻蒙“生而不同”的核心差異化所在。
生態引力場:10億“天工計劃”背后的AI全場景進擊
如果說場景革命是鴻蒙展現給用戶的“A面”,那么其高速擴張的生態系統則是支撐這一切的“B面”。截至目前,鴻蒙5終端設備數已超1700萬,上架的應用和元服務超過3萬。這些數字背后,是鴻蒙生態戰略的成功。
鴻蒙的底座,是開放共享的OpenHarmony。歷經5年發展,其代碼行數超1.3億,社區貢獻者超9200位,已在金融、交通、教育、能源等千行百業中落地70多個行業發行版。所有搭載鴻蒙5的新設備開機動畫中出現的“Powered by OpenHarmony”標識,既是技術的自信,也是生態開放的宣言。它向外界清晰地傳遞了一個信號:鴻蒙不是華為的“獨角戲”,而是一個與產業伙伴、開發者共建的舞臺。
而最新啟動的“鴻蒙天工計劃”,則為這個舞臺的未來投下了最重的砝碼。華為宣布投入10億元資金和資源,全面支持鴻蒙AI生態創新。這筆巨額投入的深層目的,遠非簡單的“拉攏開發者”那么簡單,其核心目標是——快速催熟一個繁榮的“智能體(Agent)”生態。
在AI時代,操作系統的競爭本質上是AI應用生態的競爭。誰能率先構建起一個豐富、強大、易于開發的Agent生態,誰就能掌握下一代人機交互的入口。為此,鴻蒙全新的小藝智能體開放平臺,提供了從自然對話創建到4種開發模式、50多種開發組件、240多種標準意圖的“全鏈路”支持,最大限度地降低AI原生應用的開發門檻。華為的目標明確而遠大:加速孵化超過1萬個AI原生的元服務、1千多種意圖框架、MCP和5千多個智能體。
這10億元,是鴻蒙生態從“量變”走向“質變”的催化劑,意在構建一個強大的“生態引力場”,吸引全球開發者共同探索AI的無限可能,從而在未來的AI應用生態競爭中形成難以逾越的先發優勢。
產業前瞻:一個正在形成的AI原生創新“引力場”
回顧操作系統的發展史,每一次大的技術浪潮都會催生新的王者。鴻蒙的AI路徑,為整個科技行業提供了一個極具前瞻性的范本,它證明了“一個系統,一個生態”在AI時代的巨大優勢。
相較于手機、PC、車機等系統彼此割裂的“多系統拼湊”模式,鴻蒙通過分布式軟總線和原生AI能力,真正實現了跨終端的無縫協同與智能調度。當你在開車時,可以讓車載小藝調用手機備忘錄記錄靈感,或命令其調用車輛攝像頭拍照,回家后在智慧屏上無縫查看。這種體驗,是建立在統一的系統架構和數據流轉之上的,是任何“縫合”生態都難以企及的。
鴻蒙生態的進擊,也標志著中國科技領域的集體沖鋒。它不再僅僅是一個操作系統,更是一個集結了廣大消費者、行業伙伴和開發者的創新平臺。超過1000萬條的用戶建議和96%的快速閉環率,讓鴻蒙在用戶的“共建”中日趨完善。
行百里者半九十,今天的鴻蒙生態,已經成功穿越了發展的“微笑曲線”底部,生態飛輪開始加速轉動。從系統創新到AI原生,從功能實現到場景革命,鴻蒙正在成為一個強大的AI原生創新“引力場”,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力量加入。所以,這不再僅僅是華為的故事,而是一個屬于所有參與者的未來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