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能說,福建全網的艦上軍迷又雙叒過年了。 就在昨天,彈的還51免費版漫畫官網新華社發了一條“樸實無華”的射起視頻,樸實的想猛點在于,全程原聲大碟,福建沒有一點BGM。艦上 但大伙看完才知道,彈的還真正頂級的射起視頻不需要配樂。 剛在咱閱兵式里亮過相的想猛三幻神——殲-35、殲-15T、福建空警-600,艦上居然在視頻里排著隊。彈的還。射起彈射起飛了?想猛? 大伙都見過開車能彈射,真沒見過飛機還會彈射起步的。 不僅如此,就連降落也穩得離譜,看完就一個感覺,這么短的跑道,停得這么自如,51免費版漫畫官網咱家啥時候把飛機做得這么輕了? 網友也是炸鍋了,人還在家中坐著,科幻片里的東西突然在地球上成為現實了。 國外網友的反應也很有意思——除了最經典的說我們抄作業的環節,美國網友還告訴我們,不要自滿,還有高手。 當然,這原聲大碟也有個好處,網友做二創直接自由了,音頻一刀都不用剪。 當晚就有一堆網友發布了自己的混剪,比如有UP主就把福建艦的視頻剪入了《壯志凌云》的片頭曲。 只能說這味道,確實帶勁,但我還在等待屬于咱自家的《Top Gun》。 也不怪網友們這么激動,主要是這一彈(tan)背后的含金量實在是太高了。 就這么說吧,前幾年咱還在羨慕人電影里航母上蒸汽彌漫的彈射場景,覺得那是工業文明的巔峰。 結果一眨眼,我們直接把巔峰跳過去了。蒸汽彈射什么的先放放,咱直接一步到位,給我國第一艘直通甲板航母福建艦,上了電磁彈射。 讀到這肯定有些非軍迷朋友要一頭霧水了,什么彈不彈的,我看這飛機飛得挺輕松的,這玩意真那么難嗎? 那咱就來給你好好盤盤,這一彈需要多少功力。 首先得明確一件事,航母為啥要彈飛機?當然是因為,甲板太短了。 正常機場跑道你都望不到邊,但航母甲板也就三百來米,你想讓一架幾十噸重的戰斗機,滿油滿彈藥,在這點距離里從零加速到起飛,比你哥們100m跑8秒5都難。。 在這之前,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蒸汽彈射。 大伙小時候應該都玩過,把飲料瓶捏成一團,再讓里面的氣體把蓋子沖出去。 蒸汽彈射的原理,和這個差不多。航母會先用高溫,把巨量的水燒成高溫高壓的蒸汽,存在儲氣罐里,壓力巨大,多看一眼就要爆炸。 等飛機要起飛時,擠成一團的高壓蒸汽,會瞬間釋放到一條長長的管子里,爆炸一般的推力就會推動里面的活塞,活塞會拽著飛機,在兩三秒內干到二百多公里的時速。 大伙也能看懂,這就是純粹的力量,純粹的數值,那代價呢? 首先,太費水了。為了保護設備,咱也不能直接用海水,用的都是淡水。每次發射后,上千公斤的寶貴淡水就變成蒸汽噴出去了,用完還得靠核反應堆等設備加班造水。 第二,這玩意是典型的大力出奇跡,爆炸力度很難控制。力度大了或者小了,飛機都能飛出去,結果咋樣就不好說了。 而且,它作為一套純機械結構,身板其實很脆,高強度用幾次就容易翻車出問題。 最后,那就是蒸汽彈射,相當于攢了個大招,CD太長了,每次發射之后都要重新聚氣,非常限制艦載機的發射頻率。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美國研究起了電磁彈射。 它的原理,其實也沒咱想得那么復雜,學過高中物理就能理解。 比如下面這張圖,就是甲板下面那個發射裝置的原理,紅色棍子就是我們要發射的東西。 咱都學過電能生磁,磁場的方向就是右手定則,大拇指朝向的方向,以上圖來說就是朝上。 而磁場也能給帶電的物體一個作用力,就是我們學過的安培力,這玩意要用左手定則,磁感線穿手心,手的方向就是電流流過的方向,此時大拇指的朝向,就是圖中綠色箭頭,也就是推力的方向。 通電的一瞬間,強大的電磁場就會推著飛機,平滑又迅猛地加速。 雖然看著也不難,但量變會引起質變。要想把巨大的飛機推出去,不是通通電就行的。巨大能量需要瞬間釋放,對大功率能源的儲能和釋放技術,以及確保能量精準輸出的技術,都要巨高的要求。 而這玩意相對蒸汽彈射來說,就是全方位暴打了。 首先,電磁的優勢,就是精準可控。要彈重型的殲-15T,或彈輕一點的無人機,咱只用調節電磁場的強度就好了,非常方便。 其次,不用燒水攢蒸汽,電能儲備和釋放速度極快,能大大縮短飛機彈射的間隔,出動效率直接翻倍。作戰時時間就是金錢,優勢有多大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正是因為它能精準調校力道,所以它能彈射各種不同重量的飛機,真正實現了來者不拒,萬物皆可彈。 美國之前就在他們的福特號航母上第一個用了。但問題是,步子邁得太大,技術不成熟,各種出問題,可靠性一直拉胯,搞得川普都吐槽這玩意兒還不如蒸汽彈射好使。 但咱就這么實打實的做出來了。美國人花了大價錢,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還吐槽著不好吃,而我們,則后來居上,拿出了一個技術更成熟、表現更穩定的“穩定版”。 除了這些,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成功實現了第五代機的電磁彈射。 這意味著,我們從此擁有了把最頂級的重型空中力量,部署到遠海大洋的能力。以前咱的航母主要是守家門口,而現在,福建艦可以當成一個移動的空軍基地,想去哪就去哪。 現在你再回頭看視頻里那一幕,就明白為啥大家這么激動了。 這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起飛,而是宣告著中國海軍,已經掌握了這個星球上最頂尖的航母技術,在這個領域來到了世界第一的位置。 這背后,沒有捷徑,只有一代代科研人員坐冷板凳默默付出,和整個國家工業體系的厚積薄發。 當然,咱也不知道他們到底還藏了哪些驚喜,咱們默默等待就好,至于現在最慌的,應該還是郭帆大導演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