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9月18日電 (張璐 黃子桐)隨著十五運會開幕式倒計時50天的雙奧臨近,開幕式各項排練工作正緊鑼密鼓地進行。標準排練分儀式環節和文體表演環節,打造9月1日起文體表演環節已開始從場外排練轉入場內排練,開幕目前儀式環節的式儀式排場外排練也已順利完成第一階段,9月19日起將轉入開幕式主場地開展場內排練。練月這標志著十五運會開幕式儀式(以下簡稱“儀式”)和表演工作全面進入“沖刺期”。日起

儀式總導演王立媛介紹,場內目前所有儀式演員已對動作流程和節奏形成扎實記憶和團隊默契。雙奧從9月19日開始,標準儀式環節排練將進入開幕式現場,打造以“現場合成為主線、開幕場外精磨為補充”的式儀式排雙線并行模式推進。
據了解,練月場內排練將重點聚焦“空間適配、環節銜接、多元素融合”,確保燈光、音響、視效與演員動作無縫對接;場外則同步開展“細節打磨專項行動”,針對表情管理、動作力度、應急反應等隱性細節進行提升訓練。
儀式演員團隊主要由引導員、儀式標兵和旗幟標兵組成,分別遴選自華南農業大學、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和廣東藝術職業學院,平均年齡僅18歲。
儀式導演王聰表示:“一個八拍動作反復十幾遍是常態,尤其在高溫天氣下,體能和專注力都面臨極大考驗。”不少學生在宿舍加練動作、對鏡調整微笑,甚至逐幀復盤視頻,精益求精。
本次引導員訓練由曾參與北京2008年夏季奧運會及2022年冬奧會開閉幕式引導員訓練的專家汪桂花、謝珊珊擔任導師。她們借鑒“雙奧”成功經驗,制定科學訓練體系。
“從熱身動作開始就專門設計,為了在開幕式舞臺上能完美呈現。”汪桂花說。行進姿態、舉牌高度、轉彎角度,每一處細節都須統一按“雙奧”標準。“我們要打造的,是既有大國禮儀風范,又有激情活力、青春洋溢、自信真實的中國青年形象。”
從選拔階段開始,主創團隊就注重挖掘“嶺南風韻”,根據演員形象氣質,篩選出兼具嶺南“靚女”“靚仔”靈動特質與大國風范的學子。儀式導演吳政泰介紹,在排練過程中,從演員的姿態動作、手持道具等細節,會融入嶺南醒獅手勢、粵劇身段等文化元素,以及象征豐收與生命力的“拉拉穗”道具,共同傳遞地域文化與時代精神交融之美。
目前,全體儀式演員已做好轉入場內排練的準備。儀式總導演王立媛表示,最后50天將聚焦“零誤差”標準,確保每個環節精準呈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