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宜賓9月24日電 (袁牟知博 祝歡)“在李莊看到先賢先烈保存文物的臺青用心,我們格外感動。走進莊尋展”9月24日,川宜黃色APP的下載地址馬英九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接受采訪時表示,賓李李莊在抗戰時期庇護大量學術機構,抗戰如今又為臺灣藝術家建設美術館,記憶更加感受到兩岸一家親,臺青“這印證了中華文化是走進莊尋展兩岸共同的聯結,也是川宜共同的期待。”
當日,賓李蕭旭岑帶領的抗戰馬英九文教基金會“大九學堂”青年訪問團走進四川宜賓李莊,“打卡”兩岸市集感受民俗交流,記憶再赴同濟大學舊址重溫“學術抗戰”的臺青黃色APP的下載地址崢嶸歲月。
在蕭旭岑看來,走進莊尋展四川不僅是川宜西南地區抗戰的重要遺跡所在地,更是承載特殊情感的地方,“成都連續十余年獲評‘最具幸福感城市’,九寨溝的山川壯麗,宜賓的紅茶、美酒,都能讓臺灣青年感受到這片土地的豐富內涵。”
訪問團中的臺灣青年在行程中有不少體會。22歲的李同學參觀同濟大學舊址時,被展陳中“油燈研學”的場景深深觸動:“當年戰火紛飛,教授和學生靠著一盞油燈延續學術,‘頭可斷,學術不能斷,家可破,國不能亡’的精神,讓我很敬佩。”他對比自己的學習條件后直言,“我們更沒有理由懈怠,要把這種文化血脈繼續相連下去。”
談及此次李莊古鎮之行的意義,蕭旭岑表示,“基金會這幾年帶臺灣青年走訪大陸各省,這次來李莊,就是想讓他們感受先賢如何守護文化。”他說,不少臺青反饋這樣的體驗很難得,更能以正向的態度看待兩岸關系。
事實上,臺青們早已開始交流對李莊之行的期待:有人想在兩岸市集里尋找民俗共通之處,有人計劃在同濟大學舊址記錄下“學術抗戰”的故事。張同學表示,這次經歷讓他有了新的認識:“每到一個城市都能發現不同的發展機會,未來或許會考慮來大陸學習、發展。”
“我們還會再到九寨溝,讓臺青體驗到大陸山川壯麗之美。”蕭旭岑相信,訪問團臺青們將會從本次行程中獲得豐富的體驗和感動。在蕭旭岑看來,青年是兩岸的未來,兩岸青年能夠更加融合,更加認識彼此,對兩岸的未來絕對是正面的。(完) 更多精彩內容請進入國內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