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發表
10月8日消息,地球地表第近1日清晨,險遭小行星小行星 2025 TF 以極近距離飛掠地球南極上空,撞擊免費b站看大片免費其地表最近距離僅419公里,距僅公紀錄與國際空間站高度相當。過創
據悉,史上該小行星直徑約1.2 至 2.7 米(另有觀測估算為0.9至3米),地球地表第近于北京時間7時49分抵達近地點,險遭小行星距離地球中心約6790公里,撞擊相當于地月距離的距僅公紀錄0.02倍。
這顆小行星當通過與地球的過創免費b站看大片免費最近距離才被捕捉,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月球與行星實驗室下屬的史上卡塔琳娜巡天系統,通過基特峰天文臺的地球地表第近Bok望遠鏡首次觀測到它。
數據顯示,險遭小行星2025 TF的撞擊軌道呈顯著橢圓形,半長軸1.62天文單位(AU),近日點深入金星軌道內側(0.676 AU),遠日點延伸至火星軌道外側(2.56 AU),繞日周期約 2.06 年,軌道傾角 9.1°。
此次飛掠僅次于2020 年11月14日的小行星 2020 VT4,后者曾以383公里的地表高度掠過南太平洋,距離地球中心僅6754公里,至今保持著近地飛掠紀錄。
2025 TF 并非孤例,截至10月1日,全球天文臺已探測到118顆小行星在地月距離內飛掠地球,僅9月就有25顆,盡管人類已編目 3.8萬顆近地小行星,但米級天體因體積小、反射率低仍常成為 “漏網之魚”。
歐洲航天局指出,這類天體即便進入大氣層,通常也會在40至70公里高度燃盡,最多形成火球或散落小隕石,無重大撞擊風險。
當前全球已建成ATLAS、卡塔琳娜等多套巡天系統,但滯后發現仍是難題,2020 VT4曾在飛掠15小時后才被察覺。
不過隨著天問二號等深空探測任務推進,以及下一代廣角望遠鏡的部署,天文學家有望實現對近地小天體的提前預警。
2025 TF軌道示意圖
2025 TF以距離地表約419公里的距離通過南極上空
隨機閱讀
熱門排行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