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億投進去 全新問界M7換回了什么
在行業進入「存量競爭」時代,億投企業增長的進去核心驅動力究竟是「價格」,還是全新免費b站大片在線觀看tvb「價值」?
說實話,這不是問界一個新鮮的命題。在智能手機、億投家電等行業的進去發展過程中,這個問題的全新答案早已被反復驗證。比如當家電行業陷入價格戰時,問界是億投戴森用顛覆性的氣旋技術和工業設計,重新定義了吸塵器、進去吹風機等品類……
回看過去兩年的全新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我們看到了相似的問界情景:為爭奪市場份額,降價成為最直接的億投武器。但這把雙刃劍在帶來銷量的進去同時,也透支了未來:企業利潤微薄,全新研發投入難以為繼;行業創新性不足,精力大多用在成本控制上。
三年磨礪、40 億元重磅打造的全新問界 M7 | 圖片來源:鴻蒙智行
市場總需要破局者。
9 月 23 日,華為舉辦鴻蒙智行秋季新品發布會,正式發布全新問界 M7。它沒有追求成為同級最便宜的免費b站大片在線觀看tvb,而是希望成為最「值得」的選擇。為此,這款車經過了三年打磨,累計投入資金高達 40 億元。截止 9 月 23 日,全新問界 M7 小訂累計突破 23 萬輛。
為了滿足不同家庭的需求,全新問界 M7 提供了豐富的選項。你可以選擇純電或增程兩種動力系統,也有 5 座和 6 座兩種座椅布局。全系列共推出 12 款車型,售價范圍在 27.98 萬元到 37.98 萬元之間。
在發布會后,市場的熱情被迅速點燃,僅 5 分鐘就收獲了 1 萬臺大定訂單,1 小時更是突破 3 萬臺,這也驗證了其產品力。
01 拒絕「擠牙膏」
很多人覺得,現在汽車的更新換代,很多時候就是在「擠牙膏」,每次都只是改改樣子、加減幾個配置,缺少新意。
但這次全新的問界 M7,更像是一次徹底的重塑,而不是簡單的年度小改款。
它的改變,是從「看不見」的底層開始的。這就好比建造一棟大樓,最重要的工作是先打好地基、搭好鋼筋骨架。全新問界 M7 升級了 HUAWEI iDVP 智能汽車數字平臺,你可以把它理解為「數字大腦」和「神經中樞」。它的作用是改變傳統汽車各功能部件「各自為政」的局面。
過去,車窗、空調、動力等功能是由上百個獨立的控制器分別管理,它們之間的協同有限。但現在,iDVP 平臺將它們統一起來,讓智能座艙、智能駕駛和車輛控制能夠高效地協同工作,這讓全車超 100 個控制器都可以 OTA 升級。
全新問界 M7 動力更強,續航更長 | 圖片來源:鴻蒙智行
同時,車輛的動力系統也進行了升級。新一代的增程器提升了發電效率,超過了 91.5%;車輛還采用了「前異后同」的電機布局,可以平衡不同行駛狀態下的動力需求與能耗。
而純電版車型則升級到了 800V 高壓平臺,你可以理解為提升了車輛的電能傳輸效率,減少了能量損耗,讓續航里程的表現更扎實。
當這些內在的基礎得到加強后,緊接著是駕乘質感的提升。如果說新的數字平臺是車輛的「骨骼」,那么華為途靈平臺和新的底盤系統就是「肌肉」和「關節」。新車采用了前雙叉臂、后五連桿的懸架結構,配合可以調節軟硬的空氣懸架和減振器,讓車輛擁有了優秀的濾震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一項名為「貓頭鷹轉向」的功能,使得全新問界 M7 的轉彎半徑減小到了 5.7 米,這讓它在城市中掉頭時,表現得更靈活。
此外,全新問界 M7 在高速爆胎等極限場景下,依然能通過主動控制轉向力矩,穩定控車最高時速 140km/h,從容避障。它能載著一家人從容應對突發狀況,也能在需要時輕松穿越積水路段,既能應對野外挑戰,也能在城市中穩健穿行。
對于一輛車而言,行駛品質和續航能力同樣重要。全新問界 M7 的增程版在滿油滿電的狀態下,綜合續航里程可達 1625 公里,這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續航焦慮;純電版的續航里程也達到了 710 公里,能夠滿足多數用戶的日常出行需求。
02 不止于聰明,更在于懂你
作為一款智能電動車,其智慧程度是核心體驗之一。全新問界 M7 搭載了華為乾崑智駕 ADS 4,它正推動高階輔助駕駛從「選配奢侈品」向「安全必需品」轉變。
高階版車型可以說是「全副武裝」,它全身配備了 34 個高精度傳感器。其中最核心的是位于車頂的 192 線激光雷達,能看得非常遠、非常清楚。同時,它在車后也裝備了固態激光雷達和 4D 毫米波雷達,實現了全天候、全方位的環境感知。
這套強大的硬件,讓車輛可以實現從「車位到車位」的全程輔助駕駛。這意味著從你家地庫出發,到公司地庫停好,全程車輛都可以自主完成大部分操作,包括自己通過高速 ETC,或者在規則允許時借用公交道、潮汐車道來提升效率。
全新問界 M7 基礎版采用了新的解決方案——艙內激光視覺 | 圖片來源:鴻蒙智行
除了高階方案,全新問界 M7 還提供了一種不同的思路——艙內激光視覺方案。它巧妙地將激光雷達和攝像頭等感知硬件內置于車內,最大的好處是車頂沒有了外部傳感器的「小鼓包」,保持了車身線條的完整和流暢,外觀更簡潔。
這個版本同樣具備了在高速和快速路上進行智能領航輔助駕駛的能力。在安全方面,它也支持緊急情況下的轉向輔助,以及識別前方異形障礙物并主動剎車等重要功能,保障了日常駕駛的安全性。
全新問界 M7 的智能座艙將「價值感」延伸至每一位成員 | 圖片來源:鴻蒙智行
在智能座艙領域,這次的升級核心在于屏幕硬件、交互方式和智能助手的進化。它通過一塊 16.1 英寸的 3K 中控大屏,協同儀表盤、副駕屏及后排娛樂屏,構建了一個滿足車內所有成員需求的多屏數字空間。
在人車交互層面,語音助手「小藝」在深度融合 DeepSeek 后,能力得到了顯著增強。它不再僅僅是執行命令的工具,而是能夠進行更深入、自然對話的伙伴。同時,新增的「3D 車控」功能,讓你可以通過點擊屏幕上的車輛模型來直接控制相應功能,非常直觀。
此外,它還引入了「雙指盲操」這樣的手勢操作,駕駛員可以通過簡單的手勢快捷控制常用功能,視線不用離開路面,提升了駕駛安全性。
然而,所有體驗的升級,都建立在一個不變的基石之上——安全。這臺車將安全理念貫穿于設計的每一個細節。無論是代表主動安全的 ADS 4 所具備的強大規避風險能力,還是在被動安全上的毫不妥協,比如高達 34.5% 熱成型鋼占比的白車身、全系標配的 9 個安全氣囊……
這些都在傳遞一個信號:無論智能化體驗多么豐富,安全始終是那條不可動搖的底線,也是所有價值的核心所在。
03 價值,才是最深的護城河
無論是手機、家電,還是消費品,它們的發展軌跡似乎都遵循著一條相似的路徑:在創新中誕生,通過規模化走向繁榮,然后開始陷入同質化競爭。
如今,這似曾相識的一幕正在智能電動車賽道上上演。很多品牌都投身于一場參數競賽:更大的空間、更大的電池、更多的屏幕,然后再來一個具有沖擊力的價格。
價格不是護城河,用戶價值才是 | 圖片來源:鴻蒙智行
在這樣的行業十字路口,選擇跟隨,無疑是最輕松的。但也有清醒的玩家選擇了那條更難,但更正確的路。鴻蒙智行和全新問界 M7 并沒有將目光局限在參數對比上,而是回到用戶的原點,去思考更本質的問題:家庭在出行場景下的真實需求是什么?
答案不是孤立的技術指標,而是一種綜合的體驗,它包含了對安全感、智能和舒適性的極致追求。要滿足這些需求,遠比單純降價要困難得多。它需要企業在用戶不易察覺的地方進行投入。
這些投入,可能無法簡單地量化在價格上,但它們組成了產品的核心價值,并最終會轉化為用戶口碑和信任。
我們開始看到,中國的汽車市場正在發生一些有趣的變化:過去,人們更多地是關注「有沒有」、「便不便宜」;而現在,部分用戶開始將目光投向「好不好」和「值不值得」。他們不再只關注低價,而是更愿意為高品質、好體驗買單。
在這場從價格內卷到價值競爭的轉型中,機會只屬于那些敢于在研發上押注,深入洞察用戶,并創造性地滿足用戶的公司。他們才能穿越價格戰的迷霧,贏得市場的最終尊重。
全新問界 M7,僅僅是一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