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綜合 >>正文
直擊全國技能大賽:毫厘之功托舉“大國重器”
綜合873人已圍觀
簡介中新網鄭州9月22日電 題:直擊全國技能大賽:毫厘之功托舉“大國重器”記者 闞力三個比賽日內完成盾構機模擬操作、故障排除、電氣模塊安裝調試、液壓系統安裝調試,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屆職業技能大賽(簡稱全 ...
中新網鄭州9月22日電 題:直擊全國技能大賽:毫厘之功托舉“大國重器”
記者 闞力
三個比賽日內完成盾構機模擬操作、大國重器故障排除、直擊之功電氣模塊安裝調試、全國液壓系統安裝調試,大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屆職業技能大賽(簡稱全國技能大賽)現場,毫厘首次亮相的托舉盾構技術賽項吸引了27位職業能手激烈角逐。
21日,大國重器一場比賽結束后,直擊之功來自安徽的全國28歲選手李針摘下安全帽,擦拭著額頭的大賽汗珠走出盾構技術比賽場地,如釋重負地告訴記者:“畢竟是毫厘首次參加高規格賽事,難免有些緊張。托舉”

擁有六年從業經驗的李針對盾構機應用和維修得心應手,但電氣模塊和液壓系統安裝調試給他帶來不小的挑戰。
“盾構機推進過程中,誤差標準是毫米級。”李針介紹,日常對零部件裝配等方面的誤差把控非常嚴格,這讓他在對誤差要求極高的比賽中占據優勢,“無論比賽還是工作,都要求我們心細如發”。
誤差控制在飛機維修比賽中更為明顯。設置三臺C9090飛機模擬器的賽場上,來自新加坡的第48屆世界技能大賽飛機維修項目經理林寶義觀賽時頻頻點贊。

此次他率隊赴河南觀摩,意在汲取經驗并洽談合作。他告訴記者,中國國產大飛機量產證明其設計制造的技術實力,而飛機維修仍需培養更多復合型人才,“這是個容不得分毫差池的職業”。
在此賽項中,28位具備英語水平的選手需合理分配980分鐘比賽時間,完成飛機金屬材料結構維修、機械部件檢修、電氣系統檢修及初始驗收和復合材料檢修5個比賽環節,誤差被列為扣分項。
大賽競技場內,記者發現多個傳統賽項與“大國重器”緊密相關。其中,裝配鉗工賽項要求參賽選手完成機械機構的加工、制作、裝配與調試,誤差需達微米級,廣泛應用于飛機發動機、盾構機零部件等領域。

裝配鉗工賽場旁,觀賽代表通過臺鉆鉆生雞蛋,在工作人員輔助下展示“殼穿膜不破”技能。鄭州技師學院教師左衛陽告訴記者,設置此項技能體驗“小課堂”,主要是為直觀體現裝配鉗工的精密性。
參加焊接比賽的河南選手楊義飛告訴記者,人工焊接技術是托舉“大國重器”的基礎技術,所有焊接誤差都要求控制在毫米級,尤其是壓力容器和“大國重器”關鍵部件等,仍需要人工微調確保強度和氣密性,“這也是機械手無法完全取代人工的重要原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