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是蝦兵人類餐桌上的美味,海洋中遍布了各種蝦的都極地品種。
有趣的什常免費黃色軟件不被發現是,地球的吃北兩極,北極和南極,極甜見南極磷也分別孕育出了極具代表性的蝦少蝦“蝦兵”:北極甜蝦與南極磷蝦。
在生鮮超市的蝦兵冷柜里或是日料店的菜單上,經常能看到北極甜蝦,都極地口感咸中帶甜,什常很受歡迎;而南極磷蝦卻幾乎從未以原貌出現在我們的吃北餐桌上,甚至絕大多數人都沒見過它的極甜見南極磷身影。
同為極地蝦類,蝦少蝦為啥餐桌常見北極甜蝦,蝦兵卻少見南極磷蝦呢?都極地
北極甜蝦,上桌就被吃光
北極甜蝦,什常學名北方長額蝦(Pandalus borealis),主要分布于北冰洋和北大西洋海域,生活在-1.6℃~8℃ 的水溫下,和 50~1400 米或更深的深度,經常在深達 500 米的底部附近被捕獲。[1]
生長周期緩慢,通常需要 3~4 年才能長成。肉質緊實細膩,略帶咸味,味道鮮美。
圖丨參考文獻[1]
關鍵是,北極甜蝦富含的免費黃色軟件不被發現游離氨基酸賦予了其獨特的甜味,被捕撈后低溫保存時,甜蝦體內的分解酶會將蝦肉中的蛋白質分解為甘氨酸,進一步增加了鮮甜滋味,“一口鮮甜”的蝦就是它了。
北極甜蝦能出現在餐桌上,核心秘訣在于一項成熟的工業技術——船凍。
大型捕撈船在將甜蝦捕撈上船后,會在極短時間內完成清洗、熟制(預煮)、分級、快速冷凍和包裝的全過程。
這種“一條龍”服務不僅能瞬間鎖住甜蝦的鮮美和營養,高溫預煮也能有效殺滅可能存在的寄生蟲和致病菌,確保了食品安全。
因此,我們買到的北極甜蝦大多是熟的,只需在室溫下自然解凍,就可以直接享用這份來自極地的原始鮮甜。
北極甜蝦不僅美味,營養也不錯。
它高蛋白、低脂肪,同時富含 Omega-3 不飽和脂肪酸,也是鉀、鋅等礦物質的良好來源;鮮艷的紅色外殼和蝦肉得益于豐富的蝦青素,這是一種天然抗氧化劑。
熱量也不高,熟凍甜蝦約為 98 千卡/100 克,和吃大半個香蕉攝入的熱量差不多,而且能讓你嗦到爽,如果按照 100 克的量來吃,大約能吃 40 個!
10個北極甜蝦仁約30克丨自己扒的+自己拍的
40個北極甜蝦丨自己拍的
為了口感好、營養流失少,一定要注意解凍方法。
冷凍甜蝦提前 12 小時左右放到冰箱冷藏解凍最佳,不要直接放在室溫下解凍。
購買時要看好是熟凍的才行,生凍甜蝦不能直接吃,需要加熱烹飪后才可食用。
解凍后的北極甜蝦丨自己拍的
雖然甜蝦好吃,但蝦頭最好別吃!
2009 年發表在《食品科學》上的一項針對北極甜蝦的研究顯示,重金屬(鉛、總汞、鎘、硒、總砷、無機砷)主要富集在蝦頭部位。
若以整只帶殼的蝦為樣本進行檢測,鎘和硒的含量可能超出參考限值;但如果只檢測去殼的蝦身(蝦肉),則所有重金屬指標均在安全范圍之內。[2]
截圖:參考文獻[2]
南極磷蝦為何幾乎“不上桌”
新鮮的北極甜蝦鮮甜味美,而新鮮的南極磷蝦幾乎沒人吃過,它也沒那么容易登上人類餐桌。
南極磷蝦(Euphausia superba),廣泛分布于南極海域(高度集中于在南大洋的大西洋地區,特別是在南極半島、南奧克尼群島和喬治亞島區域的低水溫海域),主要以浮游植物為食,是一種體長僅 3~6 厘米的微小甲殼動物,最大體長也就 6.5 厘米,體重約為 2 克。[3]
圖丨wikipedia
別看它小,總儲量估計有 6.5 億~10 億噸。
這是因為它繁殖能力極強,在夏季可多次產卵,且每個雌性個體每次產卵 10000 粒左右,是鯨魚、海豹、冰魚、企鵝、信天翁等南極生物的重要食物來源,在南極地區食物鏈和生態系統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被譽為“海上金礦”。[4、5]
據生物專家預計,每年捕撈 5000 萬噸磷蝦,對海洋生態環境不會造成影響。
自 21 世紀以來,南極磷蝦的年捕撈量在 100 萬噸以內并穩步增長。[6]
如此龐大的資源,為何沒能像北極甜蝦一樣成為大眾美食呢?這背后的原因主要有 3 點。
1、“天生急性子”:極速自溶,加工窗口極窄
南極磷蝦的身體里含有一套非常強大的內源性消化酶,一旦被捕撈上來這些酶會立即從內部開始迅速分解蝦體自身的蛋白質和組織。
這個過程被稱為“自溶”,使原本晶瑩剔透的磷蝦變得發黑、軟爛、氣味惡化。[7、8]
要想保證南極磷蝦的品質,捕撈上船后須在 2 小時內加工處理,否則品質會因自溶而斷崖式下降。[8]
高品質的冷凍南極磷蝦產品原料,應為捕獲后 0.5~1 小時以內的完整新鮮南極磷蝦,通過-40℃ 快速冷凍加工。[9]
這對捕撈和加工技術的要求極其苛刻,捕撈船必須是裝備了先進加工設備的“海上工廠”,能夠在捕撈后立刻進行處理。
正常的活體南極磷蝦呈半透明狀,甲殼背部點綴鮮艷的紅色斑點,而死亡后凍存的南極磷蝦肌肉呈白色。
圖:參考文獻[4]
2、“隱藏的健康風險”:氟含量超標
南極磷蝦具有富集氟的特性,體內氟含量極高,特別是外殼。它任何部位的氟含量都比餐桌上常見的中國明對蝦、刀額新對蝦(基圍蝦)等高得多。[10]
有研究數據顯示,南極磷蝦干整蝦的氟含量為 1300~2400mg/kg、頭胸部氟含量為 4260mg/kg、甲殼氟含量為 3300mg/kg、肌肉氟含量為 570mg/kg。[4]
即便是新鮮脫殼的南極磷蝦肌肉,氟含量也可達到 60mg/kg,比常見蝦都高。[11、12]
截圖:參考文獻[10]均為干樣數據
截圖:參考文獻[11]均為鮮重數據
問題在于,磷蝦死亡后,蝦殼中高濃度的氟會迅速向肌肉組織遷移。
即使是鮮活時肌肉氟含量相對較低的磷蝦,經過冷凍、運輸、解凍這一系列過程后,其蝦肉的氟含量也可能顯著升高。
有數據顯示,冷凍保存后肌肉中的氟可達到冷凍前的 6 倍以上。[12、13]氟是必需微量元素之一,適量攝入對人體健康有益,有助于構建牙釉質、參與骨骼構成;但如果攝入過量會產生危害,導致氟斑牙、氟骨癥、影響神經系統的健康,還會引起胃腸道不適和干擾甲狀腺功能。[14]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23 版)》,我國成年人每日氟的適宜攝入量(AI)為 1.5 毫克,可耐受最高攝入量(UL)為 3.5 毫克。
以去殼后干磷蝦肌肉的氟含量數據來計算:
達到適宜攝入量(AI):1.5 mg÷570 mg/kg=0.00263kg,相當于約 2.6 克的干南極磷蝦肌肉。
觸及可耐受最高攝入量(UL):3.5mg÷570mg/kg=0.00614kg,相當于約 6.1 克的干南極磷蝦肌肉。
這意味著,一個成年人每天僅僅吃掉約 6 克南極磷蝦肉干(如果換算成新鮮磷蝦仁,約 30 克),當天的氟就可能超過可耐受最大攝入量。
而且我們一天中吃的其他食物也可能含氟,比如飲水、主食、蔬菜、小零食等。
如果將南極磷蝦作為一種常規食材,像普通蝦仁一樣用于炒菜或煮湯,那么氟攝入量極易超標。
不過,關于南極磷蝦氟的毒性目前存在爭議,有觀點認為其可能與某些物質結合而不易被人體吸收;還有研究稱若長期食用,毒性仍然不可忽視。[15]
但在明確的法規和安全評估出臺前,基于“預防原則”,對其作為直接食用仍持謹慎態度。
3、棘手的加工難題:去殼難,成本高
南極磷蝦微小的個頭和薄脆的蝦殼,給加工帶來了巨大挑戰。傳統機械去殼方式極易破壞完整的蝦肉,人工去殼更是費勁。
總體來看,正是由于南極磷蝦具有快速自溶、氟含量超標、加工困難的特點,所以才導致它很難“上桌”。
“變身”后的南極磷蝦,更有價值
目前,各國捕撈上來的南極磷蝦,基本都不會直接端上餐桌,而是絕大部分被加工成“磷蝦油”或做成動物飼料,使其更有價值。
1、深加工成磷蝦油
這是目前南極磷蝦最主要的利用方式。
通過專業的萃取技術,可以從磷蝦中提取出南極磷蝦油,[16]這種加工方式規避了氟超標(脫氟工藝是關鍵)和自溶的問題,并濃縮了磷蝦的營養精華。
與我們熟悉的魚油相比,南極磷蝦油有 3 個優勢。
首先,魚油中的 DHA 和 EPA 主要以甘油三酯形態存在,而磷蝦油含有的是與磷脂分子結合的磷脂型 EPA/DHA,具有更好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
其次,磷蝦油天然含有豐富的蝦青素(屬于類胡蘿卜素的一種),是一種抗氧化劑,能保護磷蝦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不被氧化,同時也為人體提供了額外的抗氧化支持;
磷蝦油中通常還含有維生素 E、維生素 A、甾醇類物質。[17、18]
2、高蛋白飼料
如果要將南極磷蝦作為動物飼料,必須在捕撈后 10 小時內加工完。[8]
南極磷蝦粉富含優質蛋白質、蝦青素、磷脂等營養,氨基酸種類齊全、比例均衡,是水產養殖(如魚、蝦)和畜牧業中極佳的飼料原料,可以替代部分魚粉,提高飼料的營養價值和適口性,促進動物生長和健康,增強養殖水產的色澤。[6]
3、寵物零食凍干
經過冷凍干燥技術處理的凍干南極磷蝦,成為了寵物零食市場的新寵。
不過,一定要選正規廠家的產品,警惕氟含量較高的產品,特別是價格太過便宜的南極磷蝦零食凍干。即便是這樣也要注意少量喂食,以確保寵物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保障愛寵的長期健康。
參考文獻
[1]Aarslev Jensen, H., Hansen, L. T., B?kn?s, N., Mejlholm, O., Jacobsen, C., & Dalgaard, P. (2025). Northern shrimp (Pandalus borealis) - a review on biology, catch, processing, quality changes, shelf-life and product safety.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1–34.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s://doi.org/10.1080/10408398.2025.2505241
[2]陳建明,楊振宇,姜健,等.北極甜蝦中重金屬含量和分布研究[J].食品科學,2009,30(14):264-268.
[3]方兵.南極磷蝦營養評價、脫氟及利用研究[D].上海海洋大學,2018.DOI:10.27314/d.cnki.gsscu.2018.000002.
[4]侯鐘令.南極磷蝦中氟的賦存形態和毒性研究[D].上海海洋大學,2020.DOI:10.27314/d.cnki.gsscu.2020.000020.
[5]李芹,劉歡.南極磷蝦中氟含量遷移影響因素研究進展[J].中國漁業質量與標準,2021,11(01):55-60.
[6]鄒偉華,郝青,陳曉瑛,等.南極磷蝦粉的飼用價值及其在水產飼料中研究進展[J].飼料工業,2025,46(14):31-38.DOI:10.13302/j.cnki.fi.2025.14.006.
[7]Ellingsen, T. E., & Mohr, V. (1987). Biochemistry of the autolytic processes in Antarctic krill post mortem. Autoproteolysis. The Biochemical journal, 246(2), 295–305. https://doi.org/10.1042/bj2460295
[8]邵晨.船上加工處理對南極磷蝦保藏的初步研究[D].上海海洋大學,2022.DOI:10.27314/d.cnki.gsscu.2022.000629.
[9]馬德蓉,林娜,張俊杰,段蕊,劉志東.冷凍南極磷蝦加工利用研究進展[J].海洋漁業,2024,46(1):110-118
[10]朱蘭蘭,趙彥玲,趙曉君,等.南極磷蝦中氟含量的調查分析[J].食品工業科技,2012,33(24):55-57.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12.24.015.
[11]王璐,朱蘭蘭,趙彥玲,周德慶.青島市蝦類食品中氟的膳食暴露評估[J].中國漁業質量與標準,2013,3(3):14-20
[12]曹明秀.南極磷蝦中氟在貯藏過程中的遷移、轉化規律及其生物學毒性評價[D].上海海洋大學,2016.
[13]李芹,劉歡.南極磷蝦中氟含量遷移影響因素研究進展[J].中國漁業質量與標準,2021,11(01):55-60.
[14]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23版)[M].人民衛生出版社.2023.8
[15]劉云姣,張海燕,沈曉盛.南極磷蝦中氟的研究進展[J].浙江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37(04):356-361.
[16]左青,左暉.南極磷蝦開發現狀和展望[J].糧食與食品工業,2019,26(04):13-16.
[17]陰法文,裴雪晨,王鑫淼,等.南極磷蝦油開發利用技術綜述[J].中國食品學報,2025,25(05):47-58.DOI:10.16429/j.1009-7848.2025.05.005.
[18]謝丹.南極磷蝦油的分級制備及功能評價[D].江南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