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專題論壇 科學家與企業家的世界深度雙向奔赴
來源:青科創聯

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舉辦期間,以“智能機器人產業科學家與企業家深度對接”為主題的機器家企舉辦具身專題論壇,于8月11日上午在北人亦創國際會展中心C廳成功舉辦。智活動合新本次活動聚焦智能機器人核心議題,器人搭建起科學家與企業家雙向賦能的領域路徑科創生態平臺,通過主題演講、科學即興對話、業家研融圓桌論壇及成果路演等環節,對接聚焦供需對接,成功產學構建雙向賦能。共探科學界、世界深度企業界、機器家企舉辦具身資本界200余人出席會議,智活動合新中國科技發展基金會秘書長張偉主持會議。器人
清華大學孫富春教授發表“具身智能驅動的領域路徑人形機器人與敏捷操作”主題演講,闡釋了具身智能跟人形機器人究竟如何結合,才能做到敏捷操作。
在“從實驗室到產業落地:具身智能科研成果轉化破局之路”即興對話環節,國家自然基金委高技術中心研究員劉進長、清華大學孫富春教授等專家圍繞技術發展、數據應用與科學家創業等話題展開深入探討。兩位專家指出,判斷機器人好壞的標準是“能用、好用、耐用”;具身智能的發展需閉環數據支撐;科學家創業需“聚焦場景、持續實踐”。
“當科學家遇到企業家—— 具身智能產學研破壁對話”圓桌論壇匯聚了學術界、企業界、金融界等多方代表。北京大學仉尚航、清華大學弋力、國地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江磊等學者,與達實智能、步科股份、阿里云、東吳證券等企業代表共同探討人形機器人落地難點與產業機遇。與會嘉賓認為,人形機器人從“表演級”邁向“實用級”需突破瓶頸:大腦、小腦、肢體三個方面的智能化、泛化性和安全性;需找好場景、持續造血、堅持不懈繼續創新。
隨后,來自不同機構的青年科學家們展示了前沿科技轉化項目,涵蓋太空智能、工業操作、養老護理等場景,以及靈巧手、具身大腦等軟硬件領域。其中包括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學術帶頭人鄭文,中科硅紀(南京)張天懿,河北工業大學教授劉吉曉,復旦大學教授陳濤等。
本次活動通過“思想碰撞+項目對接”,多方深度交流,共同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全鏈條創新生態,為我國智能機器人領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責任編輯:楊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