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消息,最美據媒體報道,山間速中交二航局參與建設的高速流氓愛看的100種軟件國家交通大動脈——G8513九寨溝至綿陽高速公路(簡稱“九綿高速”)現已全線通車,標志著成都至九寨溝的綿高高速大通道正式貫通。
九綿高速起于四川省阿壩州九寨溝縣郭元鄉(甘川界),線通銜接G8513甘肅武都至九寨溝段,最美途經九寨溝縣、山間速平武縣、高速北川縣、綿高流氓愛看的100種軟件江油市,線通最終抵達綿陽市游仙區張家坪,最美接入G93成渝經濟區環線高速。山間速路線總長約245公里,高速采用雙向四車道標準,綿高設計時速80公里。線通全線共建橋梁131座、隧道45座、互通立交18處、收費站17個、服務區6處,橋隧比高達82%。
作為四川向西連接甘肅、青海、新疆的重要出川通道,九綿高速的全線通車,結束了九寨溝、平武、北川三縣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通車后,成都至九寨溝行車時間從8小時縮短至4小時,綿陽至九寨溝也僅需約3小時。
九綿高速穿越龍門山、岷山等崇山峻嶺,跨越涪江、火溪河等多條河流,是四川省內地質條件最復雜、施工難度最大的高速公路項目之一。中交二航局承建的LJ22標段位于綿陽市平武縣境內,全長約10.5公里,呈“S”形蜿蜒跨越涪江兩岸,主要結構物包括五里坡隧道、平武涪江特大橋、雷家山大橋等。該段地勢陡峭、地質破碎,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災害頻發,施工難度極大。
面對隧道施工中的高壓富水、圍巖大變形等挑戰,項目團隊引入地質預報系統,優化開挖支護工藝,實施精細化管理,確保隧道安全精準貫通。在橋梁建設中,項目部應用超高墩液壓爬模、連續剛構橋掛籃懸澆等先進工法,有效克服峽谷強風、晝夜溫差等不利影響,使一座座大橋如彩虹般橫跨山川,與自然融為一體。
建設過程中,團隊積極開展“微創新”,因地制宜研發6項專利,創新4種工藝工法,推動九綿高速部分質量工藝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作為四川省唯一入選的全國綠色公路建設典型示范工程項目,九綿高速始終堅持綠色施工理念,最大限度保護沿線脆弱生態環境,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