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罕見!武漢中心城區突然出現上千只桃花水母 比恐龍還“老”2.2億年
9月25日消息,老據媒體綜合報道,太罕桃花近日,見武免費行情網站www網頁版武漢江漢區湖泊管理所管理人員在小南湖例行巡湖時,漢中發現清澈的心城現上湖水里聚集著一團團白色小東西,“像一把把微縮的區突千透明小傘,一張一合地游動”,然出目測有上千只。水母
管理人員隨即用手機拍下了這奇特景象。比恐免費行情網站www網頁版這一發現迅速引起了江漢區水務和湖泊局、龍還相關專家以及武漢愛我百湖志愿者協會的億年關注。
第二天,老湖北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康玉輝博士趕到現場取樣,太罕桃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陳非洲研究員也專程來漢取走樣品。見武
9月25日,漢中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出具鑒定報告,確認出現在小南湖的桃花水母正是索氏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是一種古老的腔腸動物,誕生于5.5億年前,比距今2.3億年前的恐龍出現時間更早,是全球唯一生活在淡水中的水母類群,目前很多科學家認為它是地球上最原始、最低等的無脊椎動物,因此被人們形象地稱為“水生生物的活化石”。
又因其最長存活時間僅1至2個月,所以也被很多人稱作“水中大熊貓”。
全球迄今已發現桃花水母11種,包括索氏桃花水母、伊勢桃花水母,以及中華桃花水母、嘉定桃花水母、秭歸桃花水母、宜昌桃花水母等。它們的食物包括劍水蚤、小線蟲在內的浮游動物、小蝌蚪、小魚苗等。
一般而言,相對靜態的水體、特定的25℃~32℃水溫、pH值6.4左右的酸堿度,是桃花水母“開花”的前提條件。
專家認為,桃花水母的“安家落戶”,驗證了小南湖的水質治理有了明顯成效。
本次在小南湖發現桃花水母,是武漢中心城區湖泊近20年來該物種的首次公開記錄。近6年來,武漢江夏梁子湖、黃陂木蘭山池塘、東西湖濕地花田等地偶有發現桃花水母。
小南湖為何突然爆發桃花水母?專家推測此次發現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其來源可能是小南湖在引種水草時,無意中帶來了水母的水螅體或休眠體。加上小南湖水下森林茂密,部分區域光線較暗,水體不產生過多流動,近期水溫又合適,水螅體或休眠體“吃好喝好”“心情舒展”,就“開了花”。
專家介紹,除了湖北秭歸的桃花水母年年有出現,多數情況下,其他地區的桃花水母出現得往往比較“隨機”,目前專家還沒有總結出一個明確的出現規律。
一位承擔過桃花水母研究課題的專家提出,桃花水母具有較高的觀賞性,人們不必刻意保護它。同時,它的繁殖力不強,人們也不必刻意去控制它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