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消息,填補碳纖據媒體報道,空白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中國在第28屆中國國際復材展上,石化絲束式中國石化上海石化自主研發的維正60K大絲束碳纖維新產品正式亮相。該產品屬國內首創,填補碳纖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空白有效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白。中國
至此,石化絲束式中國石化已具備24K、維正48K、填補碳纖60K等多種絲束規格、空白近20種型號碳纖維產品的中國生產能力,形成覆蓋“通用型+高性能”“大絲束+小絲束”的石化絲束式全譜系產品布局,有力推動了我國碳纖維產業鏈的維正自主可控。
碳纖維被譽為“新材料之王”和“黑黃金”,其比重不足鋼的四分之一,強度卻是鋼的7至9倍,同時還具備耐腐蝕特性,廣泛應用于風能、太陽能、高鐵、飛機部件等領域。過去,我國碳纖維發展主要集中在中小絲束產品上。
歷經兩年技術攻關,中國石化成功打通60K大絲束碳纖維全工藝流程。行業通常將每束碳纖維根數超過4.8萬根(48K)的稱為大絲束碳纖維。2022年,中國石化率先實現48K大絲束碳纖維的工業化生產。
此后,通過近兩年的產業化研發,企業成功突破60K以上大容量單噴頭工業制備關鍵技術,完成從原絲到氧化炭化的全流程工藝貫通,實現工業化試生產,成為國內首家掌握60K大絲束碳纖維生產能力的企業。
與48K產品相比,60K大絲束碳纖維具有更高的強度和抗變形能力,不僅可提升自身生產效率,還能帶動下游復合材料制造效率。該產品將主要應用于深海風電等領域。
近年來,隨著國內風電產業向深海領域拓展,對風電葉片的長度和模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測試表明,上海石化60K碳纖維絲束的拉伸強度較48K提升23%,單股絲束可承重1噸;彈性模量提高5%,能夠滿足更大功率、更長葉片的深遠海風電應用需求,為我國風電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材料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