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消息,駕駛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官方公眾號“工信微報”今日發文科普“啥才算‘駕駛自動化’”:駕駛自動化就是自動終于車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我們完成“開車”這項任務。
據介紹,化工從提醒駕駛員注意前方風險,信部到輔助跟車、科普輔助換道,弄明甚至在某些條件下完全駕駛車輛都屬于“駕駛自動化”的駕駛范疇。
而駕駛自動化的自動終于概念也覆蓋廣泛,從基礎的化工自動緊急制動(AEB),到能全程代替駕駛人的信部自動駕駛功能都包含其中,因此,科普“駕駛自動化”需要分級。弄明
對消費者而言,駕駛分級可以幫助看清一輛車到底“有多自動化”,自動終于避免被“智能駕駛”、化工“L2+”、“類 L4”等模糊概念誤導;
對企業來說,清晰統一的標準讓研發有據可依、宣傳有度可循,有助于推動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根據國家標準,駕駛自動化等級的核心區別有三個方面:駕駛自動化系統能夠執行動態駕駛任務的程度、系統與駕駛人之間的角色分配、有無設計運行范圍限制,即系統能“接手”的工作越多,駕駛自動化等級也就越高。
目前,駕駛自動化分成L0至L5六個等級。
0級:應急輔助
核心特點:
系統可探測車外駕駛環境或車內駕乘人員狀態,提供與安全性相關的提示、預警,需要駕駛人注意或做出相應的處置。
或在部分緊急情況下系統進行短暫橫向或縱向運動控制。
典型功能:
車道偏離預警(LDW)。
自動緊急制動(AEB)。
自動緊急轉向(AES)等。
1級:部分駕駛輔助
核心特點:
在特定設計運行條件下,系統可在橫向或縱向為車輛提供單一方向的持續的運動輔助控制,能減輕駕駛人部分駕駛負擔。
駕駛人不能脫離對于車輛的控制,仍需時刻關注駕駛環境,應對任何突發情況。
典型功能:
車道居中控制(LCC,橫向控制)。
自適應巡航控制(ACC,縱向控制)等。
2級:組合駕駛輔助
核心特點:
在特定設計運行條件下,系統能同時提供持續的橫向和縱向運動輔助控制,能減輕駕駛人部分駕駛負擔。
駕駛人仍需要時刻關注駕駛環境,保持對車輛的控制,應對任何突發情況。
典型功能:
撥桿換道輔助。
單車道組合駕駛輔助。
領航組合駕駛輔助等。
3級:有條件自動駕駛
核心特點:
在特定設計運行條件下,系統可實現自動駕駛,即執行全部駕駛任務,從而讓用戶在該條件下從駕駛任務中脫離出來。
用戶仍要保持接管能力,及時應對系統無法處理的特殊情況。
4級:高度自動駕駛
核心特點:
在特定設計運行條件下,系統可實現自動駕駛,無需用戶接管,并能在必要時自動達到最小風險狀態。
4級系統可以設計為兩種模式:
無人工駕駛裝置:用戶只是乘客身份,不存在駕駛車輛的可能性。
配備人工駕駛裝置:雖然不需要用戶接管,用戶可以在需要時人工駕駛車輛。
5級:完全自動駕駛
核心特點:
在任何可行駛條件下,系統均可實現自動駕駛,無需用戶接管,并能在必要時達到最小風險狀態。
系統不受設計運行范圍限制。
在一般駕駛過程中的表現猶如一個專業駕駛人。
在持續駕駛和應急情況處理方面則要超越人類能夠達到的極限。